肝癌的预警提前一年
2022-04-19 18:19:13 来源: 西安肿瘤 咨询医生
肝癌的预警提前一年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临床上通常将 小于3厘米大的早期肝癌称为“小肝癌”。研究显示,小肝癌病人在临床诊断前九个月抽血检测AFP,肝癌检出率约为11%,而采用miRNA分类器进行检测,肝癌检出率高达48%。
中国是肝癌大国,许多患者发现症状时往往已到晚期,治 果较差,如果能早期发现肝癌,则有很大机会实现临床治愈。昨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崇雨田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庄诗美教授团队联合公布,一项最新肝癌预警指标可比现有诊断手段提早一年揪出“癌踪”。
中山三院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 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合作,通过对1416份血清标本的检测分析,建立了可早期预警肝癌的miRNA分类器。它比目前常规采用的肝癌预警指标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提前1年发现肝癌。该项研究成果于2015年7月在国际著名 学期刊《TheLancetOncology》正式发表,该期刊以“同期评述”的形式,对这项研究的潜在临床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研究表明,血清中的miR-29a、miR-29c、miR-133a、miR-143、miR-145、miR-192、miR-505均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这7种MicroRNAs均属于非编码核糖核酸,由其组成的分类器来预测肝癌的存在,比甲胎蛋白有更高的灵敏度。
近三成“小肝癌”可提前一年发现
临床上通常将 小于3厘米大的早期肝癌称为“小肝癌”。研究显示,小肝癌病人在临床诊断前九个月抽血检测AFP,肝癌检出率约为11%,而采用miRNA分类器进行检测,肝癌检出率高达48%。
据庄诗美介绍,中大联合团队将正常人群、肝炎患者、乙肝病毒阳性携带者和肝癌患者的血清进行对比,并对中山三院长期随访的1400多名乙型肝炎病人进行研究,病人每三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旦进展为肝癌,则对其留存的血液样本进行回溯性检测。
“乙肝一肝硬化一肝癌”被称为肝癌发生的三部曲。崇雨田表示,从2008年至去年研究项目截止,在长期随访的乙肝病人 有27人查出小肝癌。在临床诊断前一年采用miRNA分类器检测,肝癌检出率达到了29%。
推荐阅读:
甲状腺癌早期的症状特点
认清黑色素瘤与痣的区别
早期咽喉癌的5大症状
子宫癌的早期有多少特征
频繁打嗝可能是胃癌症状
TAG:
上一页:肝癌的预后受哪些因素影响
下一页:肝癌的预防保健措施你要知道如何做
相关阅读
- 2022-04-21乳腺癌外科生物化学简史
- 2022-04-19肝癌的食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 2022-04-19肝癌的食疗方法都有哪些
- 2022-04-19肝癌的食疗方法是怎样的
- 2022-04-19肝癌的食疗方法
- 2022-04-19肝癌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