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误诊率高
2022-04-19 08:24:31 来源: 西安肿瘤 咨询医生
青少年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误诊率高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核心提示: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很大部分家长面对子女出现疾病时,往往会根据其表象进行就诊。
虽说儿童及青少年患癌的几率低,但在临床上部分癌症的误诊或漏诊率高。重庆 医院 放射治疗科主任王颖建议各位家长朋友,孩子的“小病”不可忽视,特别是在进行常规治疗仍无效后,比较好到专科医院进行 排查,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脖子长肿块没料到竟会是癌
“之前也有看过病,医生说是淋巴结炎,哪会想到竟是癌。”小星(化名)的妈妈看到医院化验单的结果,顿时焦急万分。
据了解,小星今年17岁,老家在重庆秀山,目前在重庆一所职业大学读大一。大约半年前,小星就摸到自己左侧脖子有两颗花生米大小的肿块,因为不痛不痒,就没当回事。
高考前夕,小星妈妈发觉他这段时间明显有些消瘦,175CM的个子仅有57KG,以为是学习压力大,注意休息就好了。即便是有时候流鼻涕,带有血丝,去医院就诊,医生也推断是感冒引起的淋巴结炎。
“医生开了点消炎药让孩子吃,我们也没多在意,认为过段时间“包块”就会自己散了。”小星妈妈说,服用消炎药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来重庆读书前夕,小星告诉他说感觉自己听力不太好了,我便带他去了医院做了个检查,结果却被确诊为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误诊率高 " width="400" height="300" />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青少年误诊率高
“小星身体一向都很好,再加上我们家里人也没谁得过这种病,即便是脖子上有花生米大小的肿块,也不会想到是癌症……”小星妈妈疑惑地告诉医生。
“鼻咽癌的高发年龄段一般在45~55岁。青少年鼻咽癌少见,医患双方缺乏警惕,易被误诊。”重庆 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王颖表示,鼻咽癌由于生长部位隐蔽,会有很多“忽悠”症状。特别是多于青少年,当出现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鼻子出血或视物模糊,以及复视、听力下降等症状后,家长往往会多数反复选择就诊于耳鼻喉科或眼科等,没有意识进行 排查。由于没有及时进行MRI等影像学检查,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慢性鼻炎、鼻窦炎或中耳炎等。
放射治疗能治愈早期鼻咽癌生存率高
“大家千万不要谈癌色变,或是惧怕癌症。虽然鼻咽癌发生的位置隐蔽,治疗困难,但目前针对早期的鼻咽癌患者来说,比较好的方法是放射治疗。”王颖说,单纯的使用手术、化疗或是中医中药治疗、“偏方”等方式还可能物极必反。患鼻咽癌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能治愈。王颖表示,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鼻咽癌晚期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晚期病人综合地应放疗、抗癌药物化疗、生物学治疗以及中医中药辅助治疗,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目前对于鼻咽癌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不过除遗传因素及EB病毒外,环境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主要因素。如经常接触甲醛的人群易患鼻咽癌。也有报道说,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额度及烹调方法也有关。为此王颖建议,当颈部出现肿块、涕血、耳鸣、面麻、头痛、鼻塞、视物模糊等症状,且对症治疗后没有明显效果,或症状反反复复,都需要警惕鼻咽癌的可能性,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是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比较好一年做一次鼻腔镜检查,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值得注意:
世卫组织资料显示,恶性 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死因。
近年来,中国儿童 患者数量正逐年上升。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城市儿童(0~19岁) 的发病率从2003年的20.8人/10万攀升至2008年的24.7人/10万,在短短5年内上升了18.8%,其发病率和上升趋势都远高于发达国家。
(实习编辑:梁敏姿)
TAG:
上一页:老人食道癌吃什么补品
相关阅读
- 2022-04-19鼻咽癌究竟是如何引起的
- 2022-04-19鼻咽癌科普系列
- 2022-04-19鼻咽癌确诊需要怎么查
- 2022-04-19鼻咽癌石上疽
- 2022-04-19鼻咽癌知识
- 2022-04-19鼻咽癌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