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肿瘤

鼻咽癌知多少

2022-04-19 12:19:49 来源: 西安肿瘤 咨询医生

鼻咽癌知多少?!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 的首位。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 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 抑癌基因的变异。 2.病毒感染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3.环境因素 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 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 或 盐(需经细胞还原成亚 盐)可与细胞中的仲胺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临床表现 1.原发癌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 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 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眼底检查视神经萎缩与水肿均可见到。 (6)脑神经损害症状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嗅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则甚少受累。 (7)颈淋巴结转移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 (8)远处转移个别病例以远处转移为主诉而就诊。 (9)恶病质可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者。 2.鼻咽癌合并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恶性 与皮肌炎的关系尚未明确,但皮肌炎患者的恶性 发生率至少高于正常人5倍。故对皮肌炎患者,须进行仔细的全身检查,以求发现隐藏的恶性 。 3.隐性鼻咽癌 颈部肿大淋巴结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转移癌,但对各可疑部位多次检查或活检仍未能发现原发癌病灶,称为头颈部的隐性癌。 检查 1.鼻咽镜检查 鼻咽纤维镜或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对诊断极为重要。从鼻腔导入(表面 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具。 2.病理检查 (1)活检可采取经鼻腔径路或经口腔径路。活检如为阴性,对仍觉可疑者需反复行之,并密切随诊。 (2)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或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若颈侧淋巴结肿大,且质硬者,应作颈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若鼻咽部无明显可疑病变,须考虑淋巴结摘除活检。 (3)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取材恰当,即时固定,染色和检查,可补充活检之不足。以下情况较适合本检查: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以动态观察 ;对于隐性癌者,可在多个部位分别取材送检;用于群体性普查。 (4)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检查FNA对转移性鼻咽癌的诊断是非常有价值的,如颈部淋巴结受累,用此方法可以对原发 进行评估。它具有安全、简便、结果快速、可靠等优点。 3.CT扫描 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4.磁共振(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MRI检查可以确定 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 。 5.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检测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以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抗体)升高最为显著。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免疫酶法。 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最为重要。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以下几点有密切的关系: 1. 的原发部位及 的生长方式(外生性或黏膜下向深层发展)。 2.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原因不明的一侧进行性咽鼓管阻塞症状;涕中带血或后吸鼻后“痰”中带血;颈侧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头痛;外展神经麻痹等患者均应考虑到鼻咽癌的可能,进行详细检查。 3.患者本人对鼻咽知识缺乏,不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延误诊断。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