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肿瘤

的症状有哪些十项措施预防乳腺癌

2022-04-19 18:20:08 来源: 西安肿瘤 咨询医生

的症状有哪些 十项措施预防乳腺癌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乳腺癌死亡率与人均年脂肪摄入量呈正比关系。研究证明,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 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 、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 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 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表面皮肤凹陷;邻近 的癌肿可将 牵向癌肿方向; 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 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 的重要症状。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 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 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 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 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现今,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 不易区别。 5、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 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与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 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 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 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橘皮征”, 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 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 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 回缩。导管内 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 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有些仅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并无明显肿块,无清楚边界,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仔细检查增厚区较局限,同时伴有少许皮肤粘连时应引起注意,可以作 摄片。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 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 通常总是无痛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为唯一症状的,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尤甚。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 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 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溢液 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 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 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 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1、 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变位于大导管时,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较小导管时,可为淡血性或浆液性;如血液在导管内停留过久,可呈暗褐色;导管内有炎症合并感染时,可混有脓汁,液化坏死组织可呈水样、乳汁样或棕色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液体常为浆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有少数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 溢液多为双侧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 2、 溢液的病因主要分为:乳外因素和乳内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 溢液,但以 溢液为唯一症状仅1%。溢液常为单管性,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 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 状瘤恶变, 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 溢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人认为乳腺癌甚少伴发 溢液,而且即使出现溢液都几乎在出现肿块之后或同时出现,不伴肿块者甚少考虑为癌。但近来研究表明, 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导管内 状瘤是较多发生 溢液的疾病,占全部 溢液病变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晕区导管内 状瘤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年龄分布在18~80岁不等,主要30~50岁多见。 直径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于3.0cm常为恶性可能。溢液性质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其他少见。一般认为发生于大导管的 状瘤多为单发,甚少癌变,而中小导管者则常为多发,可见癌变。两者为同类病变,只是发生部位、生长过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虽非 ,但是乳腺组织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40岁左右,绝经后少见。其中,囊肿、乳管上皮增生、 状瘤病三种病理改变是其溢液的基础。性质多为浆液性,本病合并溢液只占5%。 改变 乳腺癌患者若有 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 糜烂或 回缩。 1、 糜烂:有一种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现,常伴瘙痒,约2/3患者可伴有乳晕或 其他部位的肿块。起始,只有 脱屑或 小裂隙。 脱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结痂,揭去痂皮可见鲜红糜烂面,经久不愈。当整个 受累后,可进一部侵及周围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 可因之而整个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现乳腺肿块,尔后出现 病变。 2、 回缩:当 侵及 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此而缩短,牵拉 ,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此时,患侧 常较健侧高。可能出现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时也是晚期体征,主要取决于 的生长部位。当 在 下或附近时,早期即可出现;若 位于乳腺深部组织中,距 较远时,出现这一体征通常已是晚期。当然, 回缩,凹陷并非均是恶性病变,部分可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时, 可用手指牵出,非固定。 皮肤改变 乳腺 引起皮肤的改变,与 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 悬韧带。当 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征”。当 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 时多可见 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如有此症状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 很少有此症状。 2、皮肤浅表静脉曲张: 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 也常有浅表静脉曲张。 3、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 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4、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 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 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在肥胖,下垂的 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肤引起溃疡,若合并细菌感染,气味难闻。癌细胞若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可在主病灶的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结数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推动,最后相互融合,固定。肿大的淋巴结如果侵犯、压迫腋静脉常可使同侧上肢水肿;如侵及臂丛神经时引起肩部酸痛。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使患侧上肢尽量放松,这样才可扪及腋顶。若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尚需注意淋巴结的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其表面情况,以和炎症、结核相鉴别。 如果 内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第一症状而来就诊的比较少,当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是转移癌时,除仔细检查其淋巴引流区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 。若病理提示是转移性腺癌,要注意“隐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时,多未能发现 病灶,钼靶摄片或许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行激素受体测定,若阳性,即使各项检查都未能发现 内病灶,仍然要考虑乳腺来源的 。 乳腺癌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通过前胸壁和内乳淋巴网的相互交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十项措施预防乳腺癌 全球每年有90-120万的乳腺癌患者,在美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是12.2%。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 ,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和上海乳腺癌的发病率是47/10万,且发病率还在迅速上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 让我们拿起“预防的武器”,提出十项措施预防乳腺癌: 1、生育别太晚(30岁)鼓励母乳喂养 修女、独身女性、结婚较迟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初产年龄大于30岁将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哺乳月数多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有学者研究认为泌乳在5年以上,可以使乳腺癌的危险性降低30%。研究证明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在13岁以后者患乳腺癌危险性增加4倍以上。45岁绝经比50岁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30%。 2、合理膳食,舍得“口福” 乳腺癌死亡率与人均年脂肪摄入量呈正比关系。研究证明,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健乳食品包括海制品:如海带、甲鱼、黄鱼、海参等;水果:如橙、葡萄、西柚等;蔬菜:番茄、芹菜、椰菜、椰菜花等;各种坚果、酸奶、红豆等都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3、禁烟限酒 女人每天吸烟超过5支,且服用药物避孕,她患乳腺疾病的几率至少是其他女性的两倍, 而吸烟史超过10年的女性患乳腺 的机率是其他女性的3倍以上。 每日饮酒一杯或一杯以上者,患乳腺 的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高45%。 4、女性终生坚持锻炼不易患乳腺癌 研究发现,终生坚持参加锻炼有助于降低女性在绝经期前以及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 如快走散步、骑自行车、游泳和跳健身操等都能够使患乳腺癌的危险降低。 5、良好的心态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更不可有长时期的精神抑郁,尤其是在月经前期更应注意。 6、和谐有规律的 ,以保持乳腺组织的生理调节和体内的激素水平。 7、定期体检、规律自检 90%乳腺疾病是自我检查发现的。在现有的乳腺癌危险因素中,家族史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妇女具有乳腺癌的遗传素质:父系或母系中有多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因此,要认真做到定期体检,规律自检,以便提高早诊率。 8、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 非增生性病变,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而增生性病变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就升高了,以伴有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者尤甚。 9、谨慎使用激素 不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美容品。不过食含有激素类的滋补品和使用激素类药物。 10、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 接受高水平电离辐射,尤其是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过多放射线照射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增加。 最后提醒您,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手术切除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再加上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药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手段,治 果好,长期生存率高,因此即使患上了乳腺癌,也不必过于担心,要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信心,勇敢面对。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