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肿瘤

乳腺癌术后患者重建选择假体需注意这点

2022-04-19 11:20:18 来源: 西安肿瘤 咨询医生

乳腺癌术后患者重建 ?选择假体需注意这点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在我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该疾病认知意识的提高,令乳腺癌病人在面临疾病惊恐之余开始坦然面对,进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不忘对美观的追求。 乳腺癌已跃居女性 第1位。尽管基于Fisher理论认为乳腺癌在疾病初始即是全身性疾病,缩小手术范围已经成为乳腺外科的趋势,在所有接受治疗的女性中,近一半的病患仍被施以 切除术。 为了重塑体型,恢复生活质量及信心,常常需要进行 重建。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全乳切除术后接受 重建手术病人的比例占50%~60%。 在我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该疾病认知意识的提高,令乳腺癌病人在面临疾病惊恐之余开始坦然面对,进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不忘对美观的追求。 但是,乳腺假体可能会有继发 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reastImplants-AssociatedLargeCellLymphoma,BI-ALCL)的可能。 重建的假体按表面的质感分为两种,分别是有织纹的/毛面乳腺假体(TexturedBreastImplants)或光滑(SmoothBreastImplants)乳腺假体。 毛面假体的特殊涂层允许一些组织粘附于其表面。这些涂层让毛面假体具有减少包膜挛缩从而避免 硬化、防止假体游走等优点。 但是,2017年1月发表在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的回顾性分析[2]表明,毛面假体可能与BI-ALCL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内容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2015年10年间患BI-ALCL的人群。发病率根据全美各文献、机构的BI-ALCL患病人数进行计算。从假体植入销售途径获得毛面假体销售数量等信息数据。对整合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得到相关结果。 研究结果 共回顾了100名经病理确认的BI-ALCL患者。平均年龄为53.2±12.3岁。 目前发病所有的BI-ALCL发病均来自毛面假体的植入病例。 从假体植入到确诊的评价时间为10.7±4.6年。 49名患者因隆胸植入假体、44名因乳腺癌术后重建、7名患者原因未知。 假设BI-ALCL只在毛面假体患者中发生,那么其发病率为203/亿人。而乳腺ALCL发病率仅为3/亿人。毛面假体植入后发病率升高67.6倍。 毛面假体植入后患BI-ALCL的终身患病率为3.3/10万人。 小结 研究表明毛面乳腺假体和 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LCL)的发病存在密切的联系。 尽管在植入毛面假体后的人群终身患病率也只有3.3/10万人,但是较正常人群的乳腺ALCL患病率高出太多,应引起足够重视。 另一项研究[3]应用real-timePCR、FISH、二代基因测序、电镜扫描等多项方法对26名BI-ALCL样本进行了微生物组研究。 研究表明,BI-ALCL的组织样本较非 样本相比的细菌数目明显升高,并且感染Ralstoniaspp.菌群比例更大。相反,Staphylococcusspp.在正常人群的组织中更为多见。 那么毛面假体和细菌菌群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呢?应用抗生素是否能降低植入毛面假体患者的BI-ALCL发生率呢?这些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