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身患肺癌早知道
2022-04-19 11:16:22 来源: 西安肿瘤 咨询医生
山雨欲来风满楼——身患肺癌早知道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肺癌患者首次诊断时的临床分期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因症就诊的肺癌患者中,首次诊断时分期在I-IIB的仅占少数,绝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IIIA-IV期)。因此,着眼于对普通人群进行宣教,警惕肺癌的早期先兆,及时就医,也成为当前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类与疾病的抗衡,从来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那么,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斗争中,如何及早洞悉“敌情”,抢占“先机”,先发制人地采取治疗措施,便成为赢得胜利的关键一步。中国有句古诗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肺癌细胞在人体内肆虐,播散之前,其实是早有先兆的:久治不愈的咳嗽,部位不定的胸痛,莫名的低热,突然的咯血,甚至其他肺外部位的异常表现等等。
几种肺癌的早期先兆
肺癌患者首次诊断时的临床分期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因症就诊的肺癌患者中,首次诊断时分期在I-IIB的仅占少数,绝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IIIA-IV期)。因此,着眼于对普通人群进行宣教,警惕肺癌的早期先兆,及时就医,也成为当前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
咳嗽以咳嗽为初发症状就诊的约占55%。肺癌咳嗽的原因很多: 位于气道内引起刺激,或 压迫气道,或累及肺实质,或梗阻段的阻塞性炎症,或累及胸膜等等。引起咳嗽的诱因很多,且由于咳嗽不是肺癌的特殊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大多数患者所忽视。以咳嗽为起因就诊的患者,往往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病史。但若仔细追问病史,依然有迹可循,只是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例如:反复刺激性的干咳;既往有咳嗽病史,但性质不同;咳嗽久治不愈;咳嗽伴“喘鸣”,吸烟人群的慢性咳嗽病史等等。
血痰以咯血为初发症状就诊的患者约占38%。肺癌咯血的原因主要是 组织破溃引起,多为痰中带血,量少,大咯血少见。以咯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就医往往比较及时,皆因普通人群对于血痰有恐慌的心理。临床上有约10%的血痰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
胸痛早期肺癌患者出现的胸痛,部位往往较为模糊,性质难以描述。多为 侵犯肺内支气管及周围组织所致,或是气道阻塞引起的肺不张,造成脏层胸膜的牵拉引起的反射性胸痛。而持续针刺样的锐痛,则提示病灶已经侵犯广泛的胸膜或胸壁。
低热以低热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约占20-30%。肺癌引起的发热原
因主要为两种。一是炎性发热,中央型肺癌发展过程中,肿块阻塞气道,引起相应的肺叶或肺段发生阻塞性炎症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度左右,高热少见,抗感染治疗有效,但是容易反复。周围型肺癌引起的发热大多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压迫邻近肺组织引起炎症发热。二是癌性发热。主要是由于 坏死组织的机体吸收热,抗感染治疗无效。
胸闷约10%的患者以胸闷为首发症状。造成胸闷的原因包括:中央型肺癌阻塞气道,大量胸腔或心包积液,弥漫性肺实质侵犯或气管内播散造成呼吸面积减少,气体弥散功能障碍等等。
肺外症状:关于肺癌的肺外表现,目前认为是肺癌细胞的特殊生物学性能,分泌一些肽类物质,作用于相应的内分泌腺受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引起的一系列异位激素综合征。患者首次就诊往往为非 科室。
1.类癌综合征主要是类癌产生的5-羟色胺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关节病、消化性溃疡等多种形式。依据发作性皮肤潮红、腹泻及尿中5-羟吲哚醋酸增多可诊断。
2.库欣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紫纹、骨质疏松等。该症的产生主要是由未分化细胞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果。
3.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征癌细胞分泌亢利尿激素(ADH),引起低渗透压性低钠血症,临床上呈现水过多或水中毒症状。
4.其他,如异位甲状旁腺激素综合征,异位促性腺激素综合征,高钙血症等等。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肺癌患者的某一组“症候群”,而非单一的临床症状[1-3]。因为临床实践发现,肺癌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往往伴发着多种症状而非单一一种。“症候群”最早由DOAAL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他们描述了一系列的症状,认为其中某几种症状之间,可能具备相同的病因学[4]。一项针对患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失眠,乏力等症状的肺癌人群研究表明,在部分患者中,乏力和呼吸困难在临床上呈现了一致性[5-7]。症候群的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选择治疗方案相当重要,同样,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也具备重要的提示作用。目前有关症候群的研究,在 学领域尚属起步阶段。有人对现有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症候群在人群中的五项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结果发现,各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症状之间的关联性和统计学方法各有差异。虽然尚未得出一个令人信服,数据充分的结论,但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症候群”的研究将会在 的诊断,预后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大放异彩。
如何正确看待化验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与 诊断最密切相关的,莫过于血清学 标记物了。据保守估计,英国每年有接近1500万的人口接受了血清学 标志物的检查[8]。它不仅可用于 的诊断,还可用于评价 的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监测疾病的进展,甚至人群的筛查。
然而,最近来自希腊一家医院的数据显示,仅有10%的 标记物检验是合理的[9]。另一份来自北爱尔兰的数据显示,54%的临床医生将血清学 标记物的检测用于 的筛查,但实际仅有35%的人群为可疑病例[10]。医疗手段的不合理利用,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恐慌以及增加后续进行的一系列不必要的相关检查,如内镜、CT等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的看待化验结果,合理判断病情,让普通百姓不会因为某项指标的轻度异常就闻“高”丧胆呢?
国际临床生物化学学会认为,缺乏选择的血清 标记物检测,无异于在女性人群中筛查PSA,在男性人群中筛查CA125[11]。不仅毫无临床意义,并且还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非典型症状的患者,血清 标志物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很低的,尤其是肺癌。因为肺癌与肝癌、 癌,肠癌等不同,它并没有特异性的血清学 标志物,如AFP,PSA,CEA等。目前临床上可以检测到的相当一部分血清学 指标,在各种组织类型的肺癌中,都会有一种或几种不同程度的升高,如CEA,CA125,NSE,CYFER211,CA199,HCG,胎蛋白等。并且,相当一部分的 标记物在其他一些疾病如炎症,也会升高。因此,对于非典型症状的患者,血清学 标志物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疾病分期的依据。
对于无症状的人群筛查,血清 标记物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样较低。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指标,与PSA在 癌,CA125在卵巢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地位不同,肺癌的高危人群的筛查,尚未找到一个敏感,有效的指标。
因此,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人群,大可不必谈“ 标志物”色变。理性的对待,合理的分析,才是最佳的选择。对于有部分指标升高的人群或患者,我们仍然推荐长期监测。
TAG:
相关阅读
- 2022-05-04上海乳腺癌发病呈现“双最高潮”特点
- 2022-05-02柳叶刀学:20年的随访结果赞同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 2022-04-19肺癌的饮食调理方法有哪些呢
- 2022-04-19肺癌的预防与治疗是什么
- 2022-04-19肺癌治疗中的T细胞相关免疫疗法
- 2022-04-19肺癌晚期病人死前症状